最近一段時間,限購令被貼上非市場經濟的手段而遭致取消,一幫經濟學家鼓吹用市場手段來化解房地產泡沫問題,但是,用市場手段對付泡沫,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成功過,市場機制糾正錯誤的核心是推倒重來,這也就是所謂的通過經濟危機來解決問題,但根據歷史教訓來看,這會讓多少無辜百姓付出沉重代價才能糾正那些少數(shù)人所犯的大錯。一幫經濟學家正在誤導決策層,將房地產產業(yè)推向一個不歸路。
他們的理由主要有兩條,這兩條理由都將中國房地產架在火上烤,直到烤死為止:
第一條理由是現(xiàn)在成交量低迷了,環(huán)比下降了,而罔顧同比上漲10%甚至20%以上的事實。其后果是,中國房價只有年年漲,才能維持樓市,這樣房地產泡沫只能越來越高,我們看不出哪一點是在化解房地產泡沫,哪一點是在解決房地產泡沫,相反,這是添油加火,而不是化解。房價稍微跌一點,老業(yè)主們可以砸盤,房價上漲20%,是沒有人砸盤,但卻把中國經濟架在了火爐了,不僅僅新的購房者必需用其一生積蓄付首付款,隨后還要年年向高房價進貢。當太多的人將主要精力用于房地產時,試問哪有精力去發(fā)展經濟和提高競爭力,如何與國際其它國家比拼。
第二條理由限購令不是市場經濟手段,而是行政手段,所以要取消限購令。出現(xiàn)泡沫本身是價格調節(jié)機制失靈導致的,還想用市場手段化解泡沫,實在非人所思,據說市場機制有個無影手,能夠自動將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,但這種配置模式最大危害總是要通過大危機來糾正錯配的資源,這會導致社會大動蕩,這也是所謂奉行市場經濟的國家歷史所驗證的,世界兩次大戰(zhàn),也是因為經濟危機導致,只有承認市場手段有局限性和邊界,才能真正的用好市場手段。如今一幫經濟學家鼓吹限購令無用論,他們又提不出什么辦法來化解房地產泡沫,說來說去都是房地產太復雜了,不能崩潰啊。他們看不到限購令是在真正保護中國房地產市場不至于暴漲,也能制止房地產市場暴跌。今日取消限購令,明日就可以取消限貸令,后日就可以大肆用各種手段補貼房地產,如此下去,根本不是化解房地產泡沫,而是在繼續(xù)推動房地產泡沫繼續(xù)吹大,最終大量人都卷入這樣土地、貨幣與房價循環(huán)上漲的邏輯中去,其巨大風險到底該用什么手段來對沖?需要知道,房地產不是股市,從6000點跌到1600點不會出問題,房地產泡沫一旦再繼續(xù)生長下去,其破裂的后果沒有人能夠真正預見其慘狀。
對于開發(fā)商而言,在這種邏輯下需要慎重對待之前的邏輯問題。中國房地產行業(yè)并不神秘,很多人發(fā)現(xiàn)最重要的是拿到土地就能賺錢,有些開發(fā)企業(yè)甚至“捂地”坐等升值,土地是財富之母,有了土地財源似乎就滾滾而來。但時至今日,房地產行業(yè)是市場經濟的風向標,受到國際國內經濟發(fā)展因素的影響極大,管理者沒有對市場的準確的預期判斷和前瞻性,往往會陷入困境。千萬不要以為拿到土地,有了項目,財源就滾滾而來,而不惜代價無節(jié)制的高成本融資,由此埋下了很嚴重的市場風險。沒有金融創(chuàng)新、產品創(chuàng)新、營銷創(chuàng)新就會被市場所淘汰。
按照當前情形,取消限購是大勢所趨,但取消之后怎么辦呢?取消之后就能化解房地產泡沫嗎?只有天知道。理性對待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一些風吹草動,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。房地產市場真實狀況是什么?房價與去年相比真的在跌嗎?取消限購令以及采取救市的理由是什么?這是需要我們關注的證據問題,沒有這些依據,人們實在看不出采取救市的必要性。
點擊次數(shù): [責任編輯: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] 轉載請注明“來源:水泥商情網”